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党内部发生分化         

B.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北平大学教授不属于国民党,故A项错误;“请息内争,共抗外敌”“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说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激化,故B项正确;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九一八事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只割占了台湾,在日本占领台湾过程中受到台湾人民激烈抵抗

B.由于巨额的赔偿,清政府局部调整了对近代经济的政策

C.在通商口岸设厂,使日本占领了中国内地的市场

D.在德黑兰会议上,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占领土归还中国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新疆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元代,理藩院曾负责其行政、兵刑、宗教事务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是英、俄、德列强在中国重点扩张的对象

C.在收复伊犁过程中,左宗棠确定了“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的策略

D.新中国成立后,是最早设立自治区的省份

 

查看答案

《旧唐书·元万顷传》记载: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北门学士’。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此举提高了行政效率           B.使宰相职责更明确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扩大了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①“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②“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③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④《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

(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