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905年清...

由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翌年,颁布预备立宪的谕旨,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口号下,拉开了立宪的帷幕。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议会的约束,臣民的权利极为微小。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

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10分)

 

(1)实质: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合法的外衣,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背景: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派的武装起义等)。(任选四点,8分) (2)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新民主主义特点;中国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每点2分,共6分) (3)①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②1982年,人大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9年,全国人大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⑤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是指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合法的外衣,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为《钦定宪法大纲》是一场骗局,是挽救清朝封建统治的一次努力。从背景来看更能说明这一点。清朝末年,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战争再一次失败《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清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所以《钦定宪法大纲》是挽救清朝封建统治的一次努力 (2)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主要是指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新民主主义特点。例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居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为当时还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就暂时性的成为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以,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新民主主义特点,还不完全具备社会主义的特点。再例如,中国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具备新民主主义特点。 (3)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1982年,人大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全国人大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以及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属于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总结。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B.重建世界货币体系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极权政体

 

查看答案

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满分5 manfen5.com

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 

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

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

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33—1939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3年

《紧急银行救济法》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1933年

《联邦证券法》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1934年

《证券交易法》

1935年

《存款保险法》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1935年

《社会保障法》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1939年

《民用航空法》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

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查看答案

在总结整个20世纪时,可以发现“最具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对这一说法分析正确的有: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俄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普及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收,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

C.加快了一战的结束进程,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保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联启发资本主义国家找到了缓解制度弊端的方法

 

查看答案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