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第一层次:(9~12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有观点,有史实,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二层次:(5~8分)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但逻辑不够严谨,论证不够充分。 第三层次:(0~4分)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论证逻辑混乱,史实错误,观点不明。 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论证: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清末民初,这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主要力量以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为主。 第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思想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多次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 第三,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结论:总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以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国家观念,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题意要求阐述和评价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材料中的观点比较明确,“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传统民族主义转型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引进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论证部分可从料中“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入手,所学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来进行评价。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倡导的,而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在近代是落后的阶级,并没有把传统民族主义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相结合。因此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应该从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爱国救亡运动算起,这一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主要力量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其结果是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完成革命任务,于是民族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到来,即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肩负民族重任。第二阶段进入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开始的。正是对帝国主义认识的这种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将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与此同时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人们开始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这种落后又导致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革命的失败,所以,解决民族危机的途径就是从文化上入手,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代表批判传统文化。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此民族主义进入第三阶段即高涨阶段,因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首要的工作是如何团结人心,激发民族意识,以抵抗日本侵略,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自然地成为人们鼓舞士气、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武器。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最后总结再回扣主题,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不断裂变,外来民主思想和观念不断冲击下形成的。从内容上来说发展民主政治和谋求民族独立为主。从作用上说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争取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最终胜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外交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9分),并做简要评价(6分)。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A.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          B.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

C.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        D.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美日同盟为基础的“多边自主外交”;加强美日关系,同时在中国和苏联之间采取“等距外交”;以美日合作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由此,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进程中的务实      B.美日关系逐渐淡化、边缘化

C.日本以独立身份展开自主外交        D.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

 

查看答案

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

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

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查看答案

2014715,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