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一些社会主义思潮。他对此不仅倍加赞赏,并经常将其作为论证和谐社会的依据。孙中山要构建的是一个政治上实行全民政治,人民当家作主,地位平等;经济上均衡协调发展,实行物产归公,人民均富,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思想上树立以博爱为核心,为众人服务的新道德的和谐社会。
——摘编自陈雪珍 刘焕明《孙中山对和谐社会的探求》
材料二
材料三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和谐社会思潮”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思想理论成果的共同特征。(8分)
“他们追求清新的自然风光中揭示色彩晕染流动的奥秘,感悟色彩的争妍与和谐、阳光的欢愉与变化、自然的节奏与坦诚、人生的明朗与温馨。”这种“追求” 体现在下列作品中的是
A. 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他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 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安德烈•夏斯特尔称“文化仿造的一件大事……为了要重新发现古代,它创造了完全不同的东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希腊古典文化的关系是
A、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借助古典文化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另一种形式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个画派”风格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 D、《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