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50 年到 1899 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 4:1;1902 年到1904 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 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著作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重道轻器、文官治国的传统根深蒂固 B.民族工业急需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C.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D.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学习西方
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 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 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 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领导人加尔文在其所著的《基督教原理》中提出:“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上帝)选民与弃民的标志……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加尔文的话,实际上是
A. 否定上帝的作用 B.人文主义的宗教观
C. “因信称义”的新解读 D.宣扬人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天文学产生于迷信;雄辩产生于抱负、仇恨、虚假和奉承;几何学产生于贪婪;物理学产生于无聊时的好奇;道德哲学产生于人的自尊。所以,艺术与科学的诞生归功于我们的邪恶。如果他们来自我们的美德的话,我们就不那么怀疑他们的好处了。”卢梭上述分析是为了说明
A.以科学反对迷信 B.主权在民
C.人应该回归自然 D.美德即知识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