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这个人最可能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提出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依据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4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道路选择的认识。(2分)
(12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依据下表所列法律文献内容摘要,指出法律文献的名称及其颁布的意义。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 法律文献 名 称 | 法律文献 颁布意义 |
第三表 执行 二、……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 | (1)(1分) | (1)(2分)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匡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2)(1分) | (2)(2分) |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 (3)(1分) | (3)(2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1分) | (4)(2分) |
(14分)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 、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简析形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4分)两种政体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2分)
(2)若对材料二中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从哪些角度思考?(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的突出特点。(2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民主发展历程有何认识?(2分)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