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世事在变化,历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和阐释这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世事在变化,历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握和阐释这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中“代代相承,变化微渐”的说法是否准确?试以古代社会主流思想为例说明你的依据。(4分)

材料二    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人本身就是评判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准则,这是古希腊诡辩家的训言。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异教的古罗马文明,成为艺术和文化兴趣的重心。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 分析出现“变异”的原因。(6分)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4分)

材料四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中国欲自强,则英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嚣,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4材料四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4 分)

 

(1) 准确。(1分) 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基本上是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学,宋明理学以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只要能表达出儒学的发展变化即可。)(3分) (2)“变异”: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2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4分) (3)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2分)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2分) (4)变化:从重视器物层面转变为更重视政治制度层面。(2分) 因素:清政府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运动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方民主学说的传播。(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而中国古代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回答从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熟、到新的发展。即准确。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基本上是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学,宋明理学以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有钱男女……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的“变异”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回答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明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即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启蒙运动影响,破和立也就是启蒙运动对旧制度的破坏和对新制度提出的设想,即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2分)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第一则材料的政治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则材料的政治思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由此可知两则材料政治思想的变化是从重视器物层面转变为更重视政治制度层面。回答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即是回答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等方面入手,即清政府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运动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方民主学说的传播。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原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 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查看答案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神创论生物进化论

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查看答案

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

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