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图 (1)请...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人口数据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请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相关因素。(6分)

材料二    唐宋时期抑或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曾经发生了重要变革……其中,作为社会重要载体的城市可以说往往起着既引领社会潮流,又设置种种藩篱的双重作用。城市变革是唐宋社会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城市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时期,城市变化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表现,城市的数量、空间分布、职能和类型、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流动、人口文化结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市场商品流通和商品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变化乃至社会变化的集中反映。

——宁欣 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启程》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宋时期城市变革的表现。(7分)

材料三    1876 年,唐廷枢在唐山开平考察建立煤矿的可行性后,向李鸿章报告,“欲使开平之煤大行,……苟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李鸿章让唐廷枢主持开平煤矿的筹备工作, 并派律海关道黎兆棠和前天津道丁寿昌会同督办。唐廷枢拟定的《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规定,开平矿务局按照官督商办的方式组织,额定资本 100万两,各厂矿司事在股东中遴选,产品“按照市面价值,先听机器局取用”。1881 年,开平煤矿投产。由李鸿章奏准,开平生产的煤每吨征收税银由六钱七分二厘改为一钱,“以恤华商而敌洋煤”。1886 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 1888 年又将该路修筑至大沽。开平煤矿产量逐年增加,1889 年已达到 24.7 万吨,并迅速占领了天津市场。80 年代结束时,天津市场上的洋煤从原来的将近 20 万吨,降至仅 120 余吨。

(3)结合所学概括开平煤矿创办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指出开平煤矿创办后所起的作用。(7分)

 

(1)趋势:总体上升;(1分)但中间也有波折;拐点在17世纪(写出此任意一点皆可,1分) 因素:国家是否统一;社会是否稳定;农业技术的改进,粮食产量的提高是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2分)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完善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对外交往的发展、民族关系的和睦都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之一。(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得4分) (2)表现:从城市发展阶段看:隋唐时期的坊市制度被坊市合一、临街设店为特征的城市格局所取代;从城市分布看:开始向近海转移;从城市规模看:传统城市规模进一步发展;从城市中心看:出现有北向南转移的趋势;从城市观念看:宋以后,突破围墙的观念界限,城市圈扩大,形成大都市的发展模式,南方市镇、草市的兴起,已经冲破围墙的桎梏;从城市人口构成看: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城市工商业人口比重加大;从城市文化结构看:市民文化成为宋以后城市文化的主流,宋以后新兴的文学艺术——元曲、杂剧、小说、曲艺、戏剧,多因市民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写出其中任意3个角度,并说明清楚即可得6分。思路:材料中可看出城市变革的几个因素,即发展阶段、分布、规模、重心、观念、人口构成、文化结构等,回答时结合所学从城市变革对唐宋商品经济及文化艺术的影响角度回答。) 总之,随着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城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总结提升1分) (3)条件:唐廷枢的前期考察和规划;唐胥等铁路的修建;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清政府政策支持;(4分) 作用:有利于解决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燃料困难;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图中看出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有波折现象。在17世纪以后人口大幅度增长;第二小问,回答人口变化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战争、民族关系等多方面考虑,尤其是经济方面,国家赋税政策、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技术等都是影响因素。 (2)说明唐宋时期城市变革的表现,注意寻找回答问题的角度。从材料中可看出城市变革的几个因素,即发展阶段、分布、规模、重心、观念、人口构成、文化结构等,回答时结合所学从城市变革对唐宋商品经济及文化艺术的影响角度回即可答。最后注意总结,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 (3)第一小问有利条件注意从材料中总结,第一句看出唐廷枢对开平煤矿进行了前期考察和规划;材料中提及铁路修建;材料第二句能够得出官督商办的方式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小问总结作用,从实际来看煤矿开办有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燃料困难问题,从影响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同时有利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

A.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

B.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国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      )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

 

查看答案

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6

1189.3

1958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A.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

B.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C.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情况。以下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1949

1950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国加工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品价值(亿元)

8.11

20.98

43.21

58.98

81.07

81.21

59.35

指数(%)

100

259

833

727

1000

1001

732

国家加工订货等产品价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比重(%)

12

29

43

56

62

79

82

 

 

 

 

 

 

 

 

A.私营工业被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C.加工和订货是国家对私营工业的主要政策

D.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逐步确立起来

 

查看答案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百分比(%)

1950

55196

6169

11.2

1960

66207

13073

19.7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D.民主政治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