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

(12分)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满分5 manfen5.com

 

评分标准: 第一等:(10~12分) 能准确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出其实质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论证充分合理。 第二等:(7~9分) 能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逻辑关系,并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论证较为充分合理。 第三等:(4~6分) 能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并能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 第四等:(3分及下) 逻辑关系不清,分析不准确或没有分析,论证不充分或没有论证。 (注:若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但最高不超过9分;若从小农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回答,最高计6分) 示例 《农耕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整齐划一的规划,严整的布局无不体现着专制主义皇权的威严。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皇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专制主义皇权要维护其统治,就必须要巩固小农经济,从而确保田赋的征收,徭役的征派。而小农经济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就必须依赖外来力量的保护才能生存发展,专制主义皇权正好提供了这种保护。 因此,《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做题的关键是能准确指出《农耕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蕴含的历史信息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角度分析出其实质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论证充分合理。 图片内容:《农耕图》铁犁牛耕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整齐划一的规划,严整的布局,体现的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威严。 两者关系: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皇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小农经济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专制主义皇权为小农经济提供保护。反映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    就整个欧洲而言, 工业革命之初的1800年, 超过10 万人口的城市只有23 个, 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 而到1900年, 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 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由此可见, 在工业革命的100年中, 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 79 %。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 %。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 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年, 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英国和荷兰为70% , 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3分)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社会主义国家则在经济改革中突出了市场因素。不能反映二者共同点的改革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戈尔巴乔夫改革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写道:“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泽东)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它不仅采取了以前被指责为‘修正主义’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走到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修正主义”指的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C.发展市场经济背离了毛泽东思想

D.要时刻把反对“修正主义”放在首要位置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滞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这一现象的出现

A.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处于强弩之末

B.是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各国普遍推行的结果

C.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密切相关

D.促使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从理论上揭示出

A.美国贸易顺差的必然性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C.美国贸易逆差的必然性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