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2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5分)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3)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6分)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4)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3分)

 

(1)民本、仁政;(2分) (2)变化: 汉朝,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宋朝,理学家吸收佛道思想,建立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官方哲学。(5分) (3)态度:利用儒家思想。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6分) (4)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家。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难度为小。第二问结合所学分别作答董仲舒思想和宋明理学的理论来源来说明变化所在。第三问难度为小,结合所学知道康有为是借用儒家思想减轻宣传维新思想的阻力。第四问结合所学容易回答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和影响。 考点:早期儒学、宋明理学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演进使理解世界的视角从宗教神话转向自然

B.文艺复兴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C.启蒙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D.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强调理性与政治变革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查看答案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 提出“双百”方针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查看答案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 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

A. 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 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 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