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3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1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1分)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2分)董仲舒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2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1分)。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2分) (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难度小, 结合材料能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结合所学容易回答结局,原因要将思想与统治者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孔子思想不合时宜,所以受到冷遇;董仲舒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维护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所以受到尊重。 第二问难度中等。由材料能归纳朱熹和李贽的思想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态度。 第三问是开放型提问,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儒家思想。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材料不能反映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主要想说明(   

A.斯大林模式完全是一种僵化的模式

B.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形式

C.社会主义发展没有唯一的模式,应探讨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

D.中国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

 

查看答案

著名美术专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做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