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注重对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的考查。据材料“民间性情之响”与楚辞(楚骚)、唐诗(唐律)“不得(并)列于诗坛”,故排除B、D项。材料“山歌虽俚甚矣,……之遗欤”,说明“民间性情之响”与国风一脉相承,而国风是诗经的精粹,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查看答案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                    B.发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读圣贤书

 

查看答案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