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满分5 manfen5.com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3)据材料三,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6分)

 

(1)宗法制度 (2)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政治事件影响社会意识,民众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实行改革开放,女性地位提高。 (3)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4分)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回答第一问时,应抓住材料一众多人名比如“刘敬先、殷孝祖、何荣祖、韩显宗”都有“敬先、孝祖、荣祖、显宗”等反映尊宗敬祖,再结合必修一的学习,可知当时人的起名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相信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准确。 (2)姓名是一种文化,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答第二问,要紧扣年代结合新中国各阶段的政治经济发展特征解题;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说明当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人们把孩子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名字上。 (3)回答第三问,要透过名称避讳本身挖掘其蕴藏的政治、思想和民俗现象;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现象相联系,综合性比较强,一要看到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影响,又要看到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一问,相对难度较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满分5 manfen5.com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    “中国重返联合国”      俄罗斯国旗

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查看答案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对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发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列宁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号召群众

A.推翻沙皇政府      B.推翻临时政府

C.增强革命力量     D.反对外来干涉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