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徽商重视买田置地,扩大再生产

B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指人伦物理)……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作者强调天理与人欲是对立关系

C

明朝中期,景德镇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二三百座,一部分宫廷所用瓷器的烧制由民窑完成

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10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选项,A项的结论错误,“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B结论错误,作者强调了天理与人欲的统一关系;C项结论错误,史实并不能得出“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这一结论;D正确,史实“大量白银”的流入说明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市场。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

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

 

查看答案

(16分)党的十八大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对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一     王安石日:“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要调节的矛盾及对应的变法措施。(6分)

材料二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特点。(3分)

材料三      自海通以后,西学东渐,变法维新之说,日腾播于士大夫之口,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较之前此称誉安石,如陆象山、颜习斋辈,殆又过之。惟是安石锐意欲行之新法,所为权制兼并,均济贫乏者果与现代之社会政策相吻合乎?

——《王安石政略》序

(3)材料三中“安石之新法,遂为时论所推重”的原因。试简析其理财措施与现在社会的哪些政策和现象相吻合?(7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4)材料五体现了怎样的的思想?(1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2分)

 

查看答案

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

满分5 manfen5.com

(汉代)

满分5 manfen5.com

(宋代)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

材料三   亚欧大陆桥

满分5 manfen5.com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无法孕育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的原因。(3

材料二    日本学者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摘编自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2)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和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为例来说明材料二中的观点。(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