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为一学生整理某一...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下表为一学生整理某一法律文件主要内容的笔记。

 

 

 

 

 

 

 

 

(1)判断该法律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还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笔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法律做出评价。(6分)

 

(1)《钦定宪法大纲》。(2分)理由:法律保留了君主,并赋予君主以大权,保留“臣民”称号,是清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总统共和制。(2分) (2)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认可,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带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容易题,通过阅读法律原文中的臣民君上等词汇可知本题是考察钦定宪法大纲。结合材料中可以答出保留君主,仿照日本进行君主立宪,规定了臣民的义务却很少规定权力。而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共和制。 (2)本题属于容易类试题。要答好评价类的试题其实很容易,只需要你能一分为二看待,即可得到一半以上的分数通过分析积极因素可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出即可。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转引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材料二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即“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转引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三   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竟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向官府贷款,先申请后审批,道道手续都要求人,交“好处费”。

——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苏辙反对青苗法的理由有哪些?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作者是怎样看待青苗法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

 

查看答案

(14分)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材料二   1933年7月, 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 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所以,陈独秀倡导民主和科学不仅做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

——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4分)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开埠前,“女子庄洁自好,无登山、入庙等事,井臼之馀,刺绣旨蓄,靡不精好。至于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日以万计,以织助耕”。

材料二   有人抱怨:“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民国《川沙县志>卷14“风俗”

材料三   《1892年至1902年海关报告》称,在毗邻厂区的农村,“村民衣着和一般外表有了显著改善。这些村民在走向进步的历程中,已从贫困和不足的状态逐渐改变为中等程度的舒适和富裕状态,特别是妇女和少女更是如此。”

一个女子曾说:“假如我们能够自营生计,我们为什么要结婚呢?我们不是能享受完全的自由呀。”另一女子说:“现在男子们不能骄傲了,因为我们能够谋生,不再似从前的妇女般依赖男子了。”

“因为工厂方面不需要缠足的女子,所以女子缠足的陋习也渐次革除了”。

材料四    她们对于家务好发议论,与村中的男子很自由地谈话,穿时髦衣服,发型与其他村姑不同。她们每天与其他工人及城市中工业生活接触,耳濡目染,自会发生思想的变化,结果有些女子不再完全听命于家长。农村的精神生活也较前活跃,“社会新闻与笑谈,均由工厂女工带回家中,否则各种消息实无法传至农村社会的”。

——以上材料摘自《租界与上海城郊农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上海开埠前女性的地位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女性进厂做工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2分)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世界民主政治从不完善到臻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1)阅读材料一,作者认为现代民主继承了古希腊民主的哪两条原则?(2分)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3)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善治”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1601~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二者对比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1601~1605

1631~1635

1651~1655

1696~1700

宗教(教士和神学家)

7.0%

6.3%

5.4%

1.9%

科学

1.7%

4.6%

7.0%

5.2%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

C.宗教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