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

(12分)分权与制衡在不同政体中都有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1)据材料一,说明三省六部制怎样协调君权和相权的?(6分)

材料二    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汉密尔顿主张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认为这是防止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可靠办法,也是避免暴政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应该在立法机构内部进行权力牵制,以防止国会权力过分集中。

——《论美国政府的分权制衡机制》

(2)汉密尔顿的主张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2分)

 

(1)说明:分割相权;集体议政;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6分) (2)体现: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分属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二者互相制约。(4分) (3)认识: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效率低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划分层次,主句分析。“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说明通过分割相权加强君权。“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材料说明决策的方式是集体议政;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可以提炼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 (2)本题考察美国宪法的核心内容。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关于历史认识应该是从材料一、二、三中得出的。需要对不同的时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787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的原则,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在美国建立共和制的时代,世界上的封建专制势力还很强大,美国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材料表明,如处理不当,分权制衡的体制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8年,《时代》杂志预测:大型购物中心将消亡!杂志封面以黑体字告诉我们:“吻别你的mall:网上购物更便宜、更快捷并更好。”这说明互联网

A.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当时为继续“走好路”,采取的措施是A.加快党和国A. 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查看答案

图漫画中人物的装扮讽刺了

满分5 manfen5.com

A.顽固派的“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移花接木”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自由联想,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符合这一风格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某思想家“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位思想家应是

A.苏格拉底                  B.薄伽丘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