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救灾”,强调的是天灾,即大自然的惩罚。可知,统治者重视处理“天人关系”。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天人关系”无关,排除ABC。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天人感应”学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科举制度的形成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2分)及其共同目标(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举措有何不同?(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的改革对本国的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查看答案

(12分)以科技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2010年日本GDP数据为5.4742万亿美元,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GDP数据为5.87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自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以后,这一保持了42年之久的座次首次让位中国,中国由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GDP大国。

——周俊生《应冷静客观看待中国经济世界位次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思想家有哪些?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科技因素。(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软实力建设?(2分)

 

查看答案

(14分)不同时期的教育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主要内容,“文、行、忠、信”。在文、行、忠、信里,文虽放在第一位,但行、忠、信却大都属于道德品质教育,实际上德育占有主要位置。孔子经常教导他的弟子要学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学礼”是学习做人处世的根本。……他要求弟子首先做一个符合社会标准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从17世纪中叶开始,长老会派控制的苏格兰建立了教区学校网,为各阶级的儿童提供学会读写和获得宗教知识的基本场所。1682年法国建立了基督教学校,教儿童教义问答和基本读写知识。英国圣公会以及其他新教各派也都建立起了“慈善学校”教育贫苦儿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并简要评价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教育起步时呈现的特点及其成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