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九0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九0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1)辛亥革命前,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过于偏激。(8分) (2)辛亥革命胜利,但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两则材料关键信息“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钱玄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巨大不同。可以这样来认识:A.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满清王朝的腐朽封建统治,作者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诸如“三纲”伦理等。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恢复封建帝制,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作者从而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竭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文化等,从而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主张全盘吸收西方文化,过于偏激等。 (2)根据两则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玄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是当时清末民初的近代中国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颇具代表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认识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A.辛亥革命结束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很不彻底,再加上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恢复封建帝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全完成;B.清末民初,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C.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等。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钱玄同的思想主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近年以来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

——《张太岳集》卷36

材料二   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创设颁行考成法,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9 }9 v3 }8 ^: G; W这些做法,一改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并以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的方法相结合,使得考察随时随地,监督无处不在,并实现行政部门与监督部门互相制约互相制衡,同时达到内阁及时了解下情,知悉官吏情况。

(1)材料一揭示了明代官场怎样的现象?(5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考成法的主要特点。(10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O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8分)及其在1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11分)

 

查看答案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查看答案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

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