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分)

 

(l)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2分) 态度: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4分) (2)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4分)但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结合材料时间“1850年夏天”和所学知识回答“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即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从材料内容中可以明显看出林,徐二人在解决外国人租赁中国房屋问题上态度明显不同: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畲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的分析与评价。回答时要联系所学及材料内容抗战:林则徐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其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和向西方学习,他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正面积极形象,所以在人物评价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林则徐与徐继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O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  朕信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期保全帝国之光荣。

一一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4分)

(2)材料中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11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材料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 (845)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影响。(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表一: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二: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5分)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技与生活

泰坦尼克号,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设计、位于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该船是奥林匹克级邮轮的第二艘巨大豪华客轮,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1912年4月14日,这艘被称作为“永不沉没的船”和“梦幻之船”载着1324名乘客和891名船员在处女之航中与冰山相撞,并于4月15日在北大西洋沉没,1523人葬身海底,该海难也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 百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科技与扩张

“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像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科技与全球化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1)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号”上会可能出现哪些科技成果?(3分)简述这些成果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6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造整块整块大陆”这一论断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体现。(6分)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