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在“八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简表
| 1966--1970 | 1971--1975 | 1976--1980 | 1981--1985 |
社会总产值 | 7.4% | 6.4% | 4.2% | 3.3% |
国民收入 | 7.7% | 5.7% | 3.8% | 3.2% |
工业总产值 | 8.4% | 7.4% | 4.4% | 3.7% |
农业总产值 | 4.1% | 2.5% | 1.7% | 1.1% |
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赫鲁晓夫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B.勃列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
C.戈尔巴乔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D.赫、勃、戈改革的失败
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殖民扩张掠夺
C.西方的黑奴贸易 D.中国的改革开放
请阅读“实际工资的增长”(1850—1913年)(1913年=100)表格数据,由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850年 | 1860年 | 1870年 | 1880年 | 1890年 | 1913年 |
英国 | 57 | 64 | 70 | 81 | 90 | 100 |
法国 | 59.5 | 63 | 69 | 74.5 | 89.5 | 100 |
①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首屈一指 ②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有提高
③两国工人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④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工资增长
A.① 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
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