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的“台阁体”诗歌紧密结合理学,反映上层官僚的审美情趣。明代后期,出现了倡导个性自由,要求摆脱礼教束缚的诗歌。下列与明朝诗风转变存在关联的是
A.专制制度削弱 B.心学影响扩大
C.西学东渐 D.商品经济繁荣
中国古代,人们从出生、成人、结婚到死亡,都要举行一些特殊的纪念活动。如孩子出生时,“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丧葬时,要严格依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戴不同的丧服。这反映出
A.繁文缛节限制了人们的生活自由
B.社会习俗具有浓厚的礼仪色彩
C.专制制度强化了等级秩序
D.农耕经济塑造了宗族意识
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限制君权的要求
B.决策权在天子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制衡
C.否定了君主制度
D.参照古代的制度设计,缺乏实质性创新
儒家认为圣人是实践伦理道德的典范,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在朱熹看来,圣人精神境界的核心是
A.天理 B.三纲五常 C.格物致知 D.良知
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屈君而伸天”,其中,“天”是由儒者按儒家思想来解释的。这一思想的作用在于
A.使儒者取得了高于皇权的地位 B.使君主须尊“儒术”为正统
C.杜绝了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 D.使儒者丧失了学术独立性
《论语》是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语录,在谈话中孔子对“仁”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说。这反映了
A.孔子对“仁”没有清晰的认识 B.社会动荡不安
C.儒家思想复杂、深奥 D.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