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这是一首充满乐观精神的政治抒情诗,是1955年10月毛泽东重游长沙岳麓山而作。该诗创作背景可能是
A.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就,农村合作化运动发展迅速
C.域外之事指古巴导弹危机发生,苏联撤走导弹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正式提出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据此材料推断,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它主要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B.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是指政府滥发纸币,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D.它出现的背景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草市 B.交子 C.夜市 D.商帮
下列选项中,通过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A.西汉设置刺史
B.西汉设中外朝制度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设军机处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思想是
A.强调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B.提出“春秋大一统”,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C.三教并行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