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联是我国一种体现家族文化种类的对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其内涵多为家族寻根追祖、表彰先贤、训勉后人等。与这一文化现象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颁布二十等爵制,不论出身,依军功受爵赏,“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斩“五甲首而隶五家”。而对于私斗,则严加禁止,“各以轻重被刑”。
(法令)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就是说单凭血统高贵而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公族的簿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摘引自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
材料二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2分)这一措施的实行对秦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梭伦改革调适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2分)上述材料反映出两位改革家促进公平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2分)
(3)上述改革都遭到了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商鞅则被车裂而死,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你认为从中可以为今天的改革提供哪些借鉴?(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1)列举17、18世纪在科技、思想方面“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的重大变化,(2分)并分析这些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2)材料二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动力,并且被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4分)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思想潮流?(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图3、图4有关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2)从图1到图4反映了近代中国怎样的时代主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思想进步潮流发展进程的特征。(2分)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
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 《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及其两者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不同的思想特征,并分别予以简要的评说。(6分)
19世纪70年代起,一批青年画家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下列体现这一流派创作风格的是
A.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B.印象深刻的方可入画
C.保持绘画对象逼真 D.强调个人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