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1725年至1775年间,即使在苏格兰高原和群岛上,农业生产组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几乎到处都在大地主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一个中间绅士阶层的包佃人”,即马克思称之为的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       维贝尔一再强调煤和铁在工业革命中的“主导作用”,甚至说:“现代资本主义的胜利是由煤和铁决定的”,如果没有煤铁生产的发展,“这个制度会遭到什么,欧洲又会遭到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煤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英国工业革命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所以罗斯托说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把棉纺织技术、采煤和炼铁技术、蒸汽机以及巨额的对外贸易结合在一起,使自己走上发动阶段的国家”,从而出现工业革命,进入近代工业化。

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情况,与英国恰好成为鲜明的对照。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业结构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英两国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模式的区别。(2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于英国的表现。(4分)

 

(1)变化:开始是庄园制,后逐渐发展为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农场混合体,18世纪再发展为以资本主义大农场为主。(4分)区别:中国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英国实行资本主义大农场的经济模式。(2分) (2)表现: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经营方式落后;重工业比例远远小于轻工业。(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18世纪,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英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即变化:由中世纪的庄园制,后(16世纪前后)逐渐发展为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农场混合体,再(18世纪)发展为以资本主义大农场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18世纪的时候仍然处于封建社会,而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此时期中英两国农业生产主要经营模式有很大不同,体现在:①中国实行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模式,具有封闭落后性特征;②英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大农场的经济模式,具有先进开放性特征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二相关信息,本问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落后于英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这样来认识这种落后性:①产业地位上,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第一大产业;②农业的经营方式上,经营方式及其落后,不像英国的农场制,已经发展为以资本主义大农场为主;③产业机构上,重工业比例远远小于轻工业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18世纪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及状况;古代中国的经济·18世纪中国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

首先,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其次,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开武科。第四,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对这些地区在人才的选拔上特别给予照顾。第五,创“密封卷”。即此后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

(1)根据材料,概述武则天科举改革各项措施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4分)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查看答案

1975年,苏联支持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最终战胜了北约支持下的欧洲殖民军,取得了独立并宣布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类似的还有加纳等国。这些现象说明   

A.民族解放运动中曾混杂冷战因素

B.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世界多极化

C.美苏双方把军力重点部署在非洲

D.文明程度提高使欧洲放弃了殖民地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欧洲加快了政治一体化进程

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查看答案

1966年,法国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后,法国撤销了北约对法国空军和舰队的指挥权,进而退出北约。这表明   

A.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  

B.美国政治影响处于衰退状态

C.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法国对北约和美国背信弃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