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一历史解释与原始材料是否相符 【材料一】 《史记·秦...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一历史解释与原始材料是否相符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材料二】  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7分)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

 

(1)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故事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2)原因:始皇认为,要成仙人,须避俗人。他不仅行踪诡秘,还特别规定:泄露皇帝去处者死罪。但是,还是有人泄露了皇帝的行踪。这不仅是违法行为,更主要的是影响嬴政修炼成仙,所以始皇大怒。(4分)反映了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以及成仙的决心;同时也是法律苛严、始皇残暴的明证。始皇此举,虽然有损丞相的面子,但并非针对丞相,不能反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4分)(本题考查历史的表述和逻辑能力及整体材料的解读的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受损这个角度来组织答案即可。第二问由“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皇帝独裁、君相之间的矛盾角度来组织答案。由“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可以分析出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第(2)题主要考查历史的表述和逻辑能力及整体材料的解读的能力。第一问从“……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可以概括出始皇认为,要成仙人,须避俗人。从“……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可以概括出他不仅行踪诡秘,还特别规定:泄露皇帝去处者死罪。从“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又可以概括出还是有人泄露了皇帝的行踪。这不仅是违法行为,更主要的是影响嬴政修炼成仙,所以始皇大怒。第二问根据材料可以从秦始皇成仙的决心、法律苛严、始皇残暴的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秦始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产生分化和重新组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英法为代表,竭力维护和固守原有的民族利益、殖民利益和新获得的霸权利益不放……第二种类型的民族主义以德国和意大利为典型,这是一种把民族主义推向极端、最为反动的民族主义……第三种类型是东欧和东南欧众多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这些一战后刚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弱肉强食、角逐争夺的对象,无法主宰其民族命运,最后被拖入大战的漩涡,付出了惨重的民族牺牲代价。

——摘编自程人乾《一战结束后民族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泛滥》

(1)一战爆发的原因可以用下列名词来解释,请给这些名词下简明定义并举例证明。(8分)

满分5 manfen5.com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出现分化的根源。并分析这种分化带来的各自影响。(7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梁启超的生平大事记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8分)

(2)结合材料概述梁启超政治观念的发展变化,述评梁启超的政治生涯。(7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自变法以后,晚清政权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政体转变的历史努力,由于晚清新政的失败与清王朝的崩溃,中国清朝统治者最终并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

……然而,当他们认识到,只有仿效西洋先进的技艺,才能增加自己的抵抗西方侵略的能力时,他们就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并由此而一步一步地走上新的历史道路。在这一仿效过程中,他们迟早就会意识到,只有进行更为开明的政策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使官僚体制有效地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才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非如此不能最终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这一行为逻辑决定了,只要专制体制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过程一旦开始,那就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化转变的过程。所谓的开明专制化,就是专制政体的“旧瓶装新酒”,利用皇帝的权威和既定的官僚体制,作为政治杠杆来推行现代化的转型。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为什么一个旧王朝在承受西方列强的挑战之后,最早的现代化选择,是一种开明专制化运动呢?(4分)清王朝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上新的历史道路”的。(4分)

(2)如何评价晚清的开明专制化运动。(7分)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其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是什么?(4分)

(2)“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人们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请任选法国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并介绍他的主要观点(注意:介绍要准确详尽,只写名词不得分)。(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何方面论述节俭的问题?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实际上受到了西方文明怎样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