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袁世凯最初当选(临时)大总统,是名至实归,大家都认为应该由他来出任总统,没人认为应该是孙中山。袁世凯当选的直接原因是
A.袁逼迫清帝退位赞成共和 B.北洋军控制在袁世凯手中
C.列强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D.孙中山黄兴的谦让与天真
1895年4月28日日本驻俄公使西德二郎回电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贵大臣若觉到底不能抵抗彼等,则如本使前电,抛弃接续朝鲜之土地……。放弃永远占有辽东半岛,惟作偿金之担保,一时占领该半岛,而大增其金额,使中国永久不能还清为上计……”西德二郎的真实意图是
A.放弃辽东半岛 B.有条件归还中国
C.转送给俄德法三国 D.永久占领辽东半岛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美]认为:“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他的最有力论据应该是
A.白银为普遍流通货币 B.纸币的产生
C.城市商业功能的增强 D.商帮的形成
(西汉早期)“盐与五谷同贾(价),器和(合适)利(便利)而中用。”武帝以后,“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淡)食。”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反击匈奴耗尽了国家财富 B.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C.盐铁官营产生的消极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其主要原因是
A.游牧民族经济活动单一 B.吸取宋代地方分权教训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节制 D.行省面积较广管辖困难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