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国,代表中央负监察之责。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刺史部就是监察区,一个刺史部包括若干郡国。

——摘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并扩大职权。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并领一州,权力很大,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东汉全国共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秩六百石,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到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地方行政权和领兵权。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名为巡按御史。洪熙元年(1425)又定巡按以八月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权力很大,管辖的范围也很广。洪武时,为巡察风纪和处理地方突发事件,派遣亲信、重臣带宪衔出巡,谓之巡抚。永乐以后,由临时差遣向专设过渡,成为固定官职,并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其以监察为主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宣德十年(1435)罢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在地方上,提刑按察司为省级执法机构,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十三道监察御史不仅监察地方,而且还协管两京、两直隶各行政机构,稽察在京大小衙门的各类档案文件,监控范围涉及一切政务。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明两代监察制度有何相似之处?(14分)

(2)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明两代为例,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11分)

 

(1)中央派官员分区监察;弹劾违法官员;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监察对象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皇帝掌控决定权。(答出七点即可。每点2分,共14分) (2)评价: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答出四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但在专制体制下不能真正起到监察作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宣德十年(1435)罢交阯道,始定为十三道(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设),置按察司,设按察使分别掌管地方监察事务”。概括材料可知中央派官员分区监察;从职责上分析,都是弹劾违法官员;在监察方式上,地方监察与中央巡察并行;从监察对象和范围分析,包括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泛;从监察体制分析,监察权与地方军政权力分离;从历史演变过程分析,监察官员逐步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从监察的权力来源分析,皇帝掌控决定权。 (2)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一定要做到论从史出。这种监察权包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督察郡国守相、强宗豪右为宗旨。“外官(即地方官)三年一次进京朝觐,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其为政功过,以定黜陟”。因此监察制度维护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朝廷派出的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等都要参与地方要案的审理,违枉者,御史、按察司纠劾”。监察制度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监察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基辛格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书中说:自1980年以来,(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80年代在拉丁美洲,1994年在墨西哥,1997年在东南亚,1998年在俄罗斯,1999年在巴西。到目前为止,每次危机都在其高峰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迅速制服,虽然每一次都距离灾难的边缘又近了一点。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国际经济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和被遏制的

C.经济危机具有向外蔓延的危险性

D.跨国公司是遏制危机的主要力量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表中各大国钢铁产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0~1938年各大国的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0年

1913年

1920年

1930年

1938年

美国

26.5

31.8

42.3

41.3

28.8

英国

6.5

7.7

9.2

7.4

10.5

德国

13.6

17.6

7.6

11.3

23.2

法国

3.4

4.6

2.7

9.4

6.1

俄国

3.5

4.8

0.16

5.7

18.0

日本

0.73

0.25

0.84

2.3

7.0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A.英美受益于一战且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B.德日未受一战影响但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俄国受一战影响但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法国既受到一战的影响又受到二战的影响

 

查看答案

“强烈不满社会现状,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强调主观灵感,崇尚自由创作。在作品中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查看答案

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

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

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