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书中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

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书中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外洋航运吨位的83.3%,国内航运吨位的63.1%,铁路总里程的90.7%。”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全面威胁

B.帝国主义各国把中国作为投资场所

C.中国重工业呈现殖民地化趋势

D.国民政府吸引外资取得巨大成功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多,控制了中国生铁、原煤等重工业的绝大部分,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重工业呈现殖民地化趋势。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清晚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谈及治蝗之策时说:“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也。”其主张是

A.发展旱地种植业                     B.将旱田改造为水田

C.兴修水利工程                       D.利用人工防治技术

 

查看答案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D.为土地兼并辩护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摩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摩”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摩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认为,目前的欧盟27国都是属于“被打上欧洲文化烙印”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只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圈”,而土耳其则毋庸置疑“不属于欧洲文化圈”。这说明“欧洲的联合”需要

A.冷战思维           B.政体相同

C.货币统一           D.文化认同

 

查看答案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 “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