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

朱易安在《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思想     B.格物致知思想

C.知行合一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题干“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可知是对经世致用思想的反思。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核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查看答案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查看答案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

 

查看答案

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

 

查看答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之一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