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某中学学生对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分析合理的是( )
A.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促使法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
B.法国戴高乐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希望摆脱美国控制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法国不能忽视庞大的中国市场
D.中法建交表明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
——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