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 1931...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

1931年“九一八”后

 

1935—1936年

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1939年

英法美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

1938年3月

英法等国“平静接受”德国呑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材料二: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啤,但是人们都听不进。(这次)我们肯定地不能让那种事重演。这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在现时,即一九四六年,在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中维持下去。

——丘吉尔1946年3月5日演说(节选)

(1)完成材料一表格内容并概括“绥靖政策”的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丘吉尔演说的背景。(10分)

(3)分析:慕尼黑会议为什么是绥靖政策的顶点?②为什么说丘吉尔的演说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任选其中一问作答)

 

(1)表格:得到英法操控下的国联的迁就。(2分) 内涵: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的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要求的政策。(6分) (2)背景:二战后期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日益加剧;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实力大增,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被认为严重威胁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丘吉尔等想避免二战的悲剧。(10分) (3)选择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与德、意法西斯签署协议,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与之前的“纵容”、“迁就”不同,此次是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所以,慕尼黑会议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8分) 选择②:丘吉尔演讲中把苏联视为最大的危险,共同遏制苏联;而遏制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持久维持和平,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军事对抗。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示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九一八”后,日本得到英法操控下的国联的迁就。关于“绥靖政策”的内涵,要结合表格的内容,分析西方大国对待法西斯的态度。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的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要求的政策。(6分) (2)“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材料叙述的是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铁幕演说”。丘吉尔演说的背景,要分析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期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日益加剧;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在这条线的后面……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说明苏联实力大增,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被认为严重威胁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上一次,我曾目睹大战来临,对自己本国同胞和全世界大声疾啤,但是人们都听不进”。说明丘吉尔等想避免二战的悲剧。 (3)选择①慕尼黑会议为什么是绥靖政策的顶点,要从签订协议的国家代表和西方大国对待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方面分析。慕尼黑会议是英、法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与德、意法西斯签署协议,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与之前的“纵容”、“迁就”不同,此次是英法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地出卖他国利益。所以,慕尼黑会议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选择②:“在这条线的后面……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演讲中把苏联视为最大的危险,共同遏制苏联;“在联合国普遍权威之下,就所有问题同俄国达成良好的谅解;并且通过这个世界性组织,在讲英语的世界及其一切联系地区的全力支持下,使上述良好的谅解在许多和平的年份中维持下去”。而遏制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持久维持和平,而不是进行直接的军事对抗。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示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慕尼黑会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铁幕演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近代中国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的。鸦片战争作为一块界碑,铭刻了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

……三、官僚政治……五、儒学定于一尊

第二章东方与西方

1435年之后的半个世纪,西方迭连出现了几位探险家,他们的事业从地理上沟通了欧、美、亚、非之间的关系。而1685年,即康熙二十四年,清廷在收复台湾之后,解除海禁,设專、闽、浙、江四海关,允许西方诸国同沿海各省定期贸易。1756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次年,他正式下令“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并申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

……

第四章炮口下的震撼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在鸦片战争前后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鸦片战争之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河工为大端。成书于1826年的《皇朝经世文编》虽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荦荦大端皆未出旧轨。鸦片战争之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改编

(1)在第一章中,史学家陈旭麓着力,从上述两个方面叙述漫长的封建社会(公元前476年-1840年)。请你任选一个方面,也来作一概略描述。(只选方面,不描述不得分)(8分)

(2)根据第二章提供的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两位1500年前后的西方探险家,并分阶段指出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3)阅读第四章提供的材料,指出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的重大变化并做简要评价。(10分)

 

查看答案

1907年,毕加索在伦敦参观了非洲面具展览后写道:“那些面具并不是任何雕塑品,……我长时间地盯着它,终于慢慢明白过来,某种深刻的转变正降临到我的头上。”受其影响,他创作了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亚威农少女》。这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欧洲文化霸权地位的崩溃          B.欧洲艺术全盘颠覆了传统

C.非洲艺术已是立体主义            D.欧非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这样描写1835年的曼彻斯特,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城市的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另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肮脏的下水道里淌出的却是足赤的黄金。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造成了环境污染    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化进程迅猛   金矿业发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重大战役的示意图。读图,请判断图中满分5 manfen5.com表示

满分5 manfen5.com

A.德军推进路线            B.苏军主攻方向

C.盟军行动方向            D.德军败退路线:

 

查看答案

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基本普及了九年务教育.

B.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

C.中国的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D.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