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7分)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

(27分)农民阶级是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他们的遭遇反映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代表东方小农的“主宰、权威”是什么?(1分)导致东方小农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的根源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美国农民为何会收入锐减?(1分)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才提高他们的收入?(3分)

材料三   上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牲畜种类数量、牲畜产品率、作业方法、农艺措施以及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3)根据材料概括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特点?(4分)如何评价这个运动?(4分)

材料四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4)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4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农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得益者,请结合史实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加以说明。(8分)

 

(1)皇帝。(1分)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和脆弱性。(只答小农经济得1分,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给2分)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1分)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3分) (3)特点:范围广、规模大;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者答:国家直接支配经济、采取行政手段支配经济,等其他表述);牺牲农民的利益。(任答2点给4分) 评价:积极性:①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②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③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消极性:①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积极和消极方面各答出两点给2分,共4分) (4)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平分土地为核心的土地革命,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2分,只答土地革命得1分,能分析说明农民成为受益者得2分),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外开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改革户籍制度;减免农业税等。(任答三点给6分,满分不超过6分) 政治: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代表东方小农的“主宰、权威”是皇帝。通过“东方小农”、“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小农经济在维护封建经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作用,指出中央集权制度离不开小农经济的存在,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和脆弱性,中央集权制度运用国家的力量发展生产建设,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2)“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根据时间和经济社会的状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美国农民收入锐减。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国家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概括材料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特点就是苏联集体化运动独有的东西。“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说明范围广、规模大;“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 说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说明牺牲农民的利益。 评价要从工业化、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农民、农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积极影响:①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②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③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消极影响:①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材料说明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路径和土地改革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平分土地为核心的土地革命,让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结合所学知识,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对外开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改革户籍制度;减免农业税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工业化;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农业措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土地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全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B.《人间喜剧》、《悲惨世界》

C.《自由引导人民》、《马拉之死》        D.《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  满分5 manfen5.com”表示合作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满分5 manfen5.com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查看答案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一和图四对旧文化的态度相同

B.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图二和图三分别代表了反动和进步的思潮

D.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在公元28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于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这不能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A.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商人艾哈迈德受到公民法的保护

D.通行于整个帝国范围之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