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理想,(2分)分析当时人们“非难”孔子的原因。(4分)

(2)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思想的?(6分)

 

(1)理想:仁、礼。 原因:百家争鸣,学派之间相互攻诘;诸侯争霸,孔子思想不适合当时需要。 (2)答案一:这是孔子的谦词。孔子编六经,实际上是述中有作;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开儒学先河。 答案二:这一思想不值得提倡和学习。它崇古唯书,缺乏创新精神;可以学古,但要推陈出新。 【解析】 试题分析:(1)孔子之所以遭遇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尴尬结局的原因是当时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孔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德”,当时的诸侯国为了争霸纷纷进行社会的立竿见影的变革,而这些思想都是与改革背道而驰的。 (2)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孔子在世时,曾遭到同时代人的奚落,不被理解,就是因为孔子“不合时宜”的坚持这些思想,言必谈周礼。孔子基于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忠于西周的传统礼乐制度,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而不是创作上。对待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他不是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而是采取敬畏的态度加以整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文主义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义务教育

 

查看答案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对这一预言的有力回击是中国

A.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看法对中同民主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导致了共产党内右倾错误的发生

D.促进了正确革命道路的选择

 

查看答案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