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

历史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当对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此,从“新大陆”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的形成?(8分)

材料二    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英国最大、最主要的棉纺工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这一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机器大生产在促进“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2分)

材料三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

满分5 manfen5.com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导致1948-1981年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1)证实了地圆学说,为世界贸易打下了空间基础;推动了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况,为世界性贸易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8分) (2)特点:机器大工业发展;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6分) 作用: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促使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关贸总协定促进自由贸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为世界贸易打下了空间基础;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发现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推动了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况,为世界性贸易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2)“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因此,这一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概括材料可知,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发展;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关于机器大生产的作用,要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结合工业革命的拓展,英国之后其他国家先后开展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促使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 (3)190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比较表显示,从1900——193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逐步下降。1948——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为6.80%。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角度分析,要关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关贸总协定促进自由贸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跨国公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像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力追不舍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杈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8分)

材料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12分)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满分5 manfen5.com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查看答案

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前两项是旧四大自由的合并,在西方已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仅是私人的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查看答案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