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读表,表中内容反映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是( )
表 英国议会改革的历史进程表
时间 | 结果 |
1832年 |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
1867年 |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
1884年 | 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 |
1918年 | 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
1928年 | 21岁以上女子获得选举权 |
1969年 | 18岁以上男女均获选举权 |
A.主要以和平的方式扩大民主 B.代议制民主呈现渐进性发展
C.选举权逐步转移到社会下层 D.男女选民获得同等政治权力
“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
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 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
读图,图中人口结构变化( )
①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折射出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④成为全国移民浪潮的缩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 )
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