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8...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严守中立,然而9月日本便登陆山东与德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其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急召在欧洲休假的陆征祥回国,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包括曹汝霖、顾维钧等,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至袁氏倒台之前,他们召开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此外,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三   关于五国暂管青岛之议,以外交上急遽之变化,未必能见实行,本社昨已报告。兹确闻某方面接到巴黎紧要可靠消息,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

——1919年5月1日天津《大公报》

(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洋政府对1919巴黎和会的态度如何?(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8分)

(3)结合所学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12分)

 

(1)态度:积极准备(或应对)(2分) 说明:北京政府从日本与德国在青岛开战那一刻起,就认识到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召开和会,中国需要向国际社会发言,解决青岛问题。说明最终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并非仓促成行,而是经历了四年的充足准备。(言之有理即可,3分) (2)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意大利态度的变化;日本的要挟;英法美态度的转变;日本的所谓借口。(8分,任答四点即得8分,每点2分) (3)《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①使中国民众比较详细、全面地了解巴黎和会的情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②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众的呼声和要求;③报道助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总之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每点3分,共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屡次要求其撤军”、“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召开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从政府宣言到召集人才,从会议研究到对外联络,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事态变化,采取了富有前瞻性的措施。材料说明最终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并非仓促成行,而是经历了四年的充足准备。 (2)“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材料二说明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与意大利态度的变化有关;“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说明和日本的要挟有关;“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材料说明英法美态度发生转变;“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这些所谓借口,都是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 (3)影响属于概念的外延,即与之相关的事件。可以从媒体的作用、社会舆论、五四运动的爆发等方面寻找联系。对“山东问题”的报道使中国民众比较详细、全面地了解巴黎和会的情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众的呼声和要求;报道助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总之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查看答案

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查看答案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是谁?

A.Michael Faraday                     B.James Watt

C.Richard Arkwright                    D.James Hargreaves

 

查看答案

从雅典民主所处的时代来说,雅典民主制的真正缺陷是

A.把外邦人、奴隶等排除在外          B.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运作

C.小国寡民,狭隘的城邦体制          D.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查看答案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