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 。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维护各州的权力 B. 争取民族独立
C.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 建立民主制度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B. 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C. 主要致力于调解经济纠纷 D. 赋予债权人以司法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
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
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