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何惩罚;……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219宣言》

材料三   186411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前俄国司法制度的主要弊端。4

(2)据材料二,归纳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4分这些权利的获得说明了什么?2

(3)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俄国的司法改革又有哪些进步?4分但仍存在怎样的问题?2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4

 

(1)弊端:法院专门为贵族设立;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4分 (2)权利:有控告、辩护、起诉的权利;获得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4分 说明:农奴获得了公民权。2分 (3)进步: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司法更加平等、公开。4分 问题: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2分 (4)认识: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维护贵族的利益,改革不彻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和“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进行归纳即可。回答是要侧重两个方面:服务对象为贵族;机构庞杂无序。 第二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和“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归纳出农民的权利,而这些权利又体现了农民在法律是获得了自由,取得了公民权。 第三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比较类题目关键是要找出可比点,通常以某一材料为主。所以本题可将材料三的特点概括出来。由材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可得出“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司法更加平等、公开”的结论。而材料“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则表明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是为局限性所在。 第四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的能力。本题关于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可以转化为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但是又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所以改革不彻底。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对这一观点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B.依托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C.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注定其“造反”会失败

D.康有为没有反清,只是要改良而已

 

查看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查看答案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查看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