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1511年底,马丁•路德访问了罗马,之后他愤怒地斥之为“肮脏的城”。这是因为他看到罗马教会
A.反对宗教改革 B.极其腐败堕落
C.兜售“赎罪券” D.厉行政治迫害
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表明
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 B.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
C.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 D.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
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
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B.理学各学派间相互攻讦
C.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D.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