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期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弥……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9分)

 

(1)背景:1832年议会改革推动;法国七月革命;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增强。(6分) (2)表现:普选权、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无记名投票、议员每年改选一次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影响: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政治逐渐完善;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推动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问总体上比较简单,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两则材料信息,注意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关键信息归纳、概括,诸如“1832年改革”、“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即可。重点把握三个“推动”:A.1832年议会改革的推动;B.法国七月革命的推动;C.工人阶级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推动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实际上考查对英国宪章运动影响的认识,牵涉到两个方面,即重点把握两个“促进”:A.国内:对英国民主政治建立的促进,具体体现在:普选权、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无记名投票、议员每年改选一次等;B.国际:促进了欧洲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等。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英国宪章运动及其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祀、太政二大官和八省一台;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实行征兵制,京师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所有军队一律归中央统一指挥。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在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点。(9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只字不提,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丝毫罪恶感。 关于南京大屠杀,《新历史教科书》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南京事件,并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公开挑战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公正性。

——新华网 资料手册2005年第3期

材料二

版别

要点

两岸

历史教科书一致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万人。尤其是大陆两版,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地点、过程,都有很多细节的报道。

北京人教版

还提到,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时,竟然冲进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

日本书籍版

听说有二十万人被俘和杀害。

日本扶桑版

只说:民众的死伤人数很多

 

——杨景尧《两岸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关中日战争之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中日两国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争议。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结果玉米和甘薯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材料二      1644年明亡后,康熙又热衷西学,传教士们在皇帝处多受宠,轮流进宫讲学。天主教在华发展更为隆胜,中国入教者达数十万。同时,传教士们也把对东方的认识带回了欧洲,欧洲人用惊奇的眼睛打量着神秘的中国,欧洲甚至兴起了中国热。然而,受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罗马教廷却不能容忍天主教的本土化,因为中国人不肯放弃原有的祭孔祭祖习俗。

——摘编自《明末清初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材料三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上谕)尔教王所求二事,朕俱俯赐允准。但尔教王条约与中国道理大相悖戾。尔天主教在中国行不得,务必禁止。教既不行,在中国传教之西洋人亦属无用。除会技艺之人偶用,再年老有病不能回去之人,仍准存留,其余在中国传教之人,尔俱带回西洋去。且尔教王条约只可禁止尔西洋人,中国人非尔教王所可禁止。其准留之西洋人,着依尔教王条约自行修道,不许传教。

——《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农作物和西方宗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6分)指出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对西方传教士态度的变化及原因。(10分)依据上述材料内容,拟定一个探究性学习的主题。(2分)

 

查看答案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革命胜利伊始,作为工人阶级临时政府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就指出:我们接受委任之际,深感责任重大,但还是毫不迟疑、毫不畏怯地力加完成。我们的目的一旦达成,就要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克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这一主张能够体现    

A.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B.分权制衡思想 

C.直接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