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反映了( )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C.新政侵蚀了自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
A.量刑程序不统一 B.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C.崇尚秩序和平衡 D.习惯法影响深远
下表所示趋势主要体现出( )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
年份 | 银币 | 铜币 | 纸币 | 银行存款 | 总货币 |
1930 | 2200 | 287.7 | 956.3 | 3392.1 | 6836.1 |
1931 | 2271 | 281.4 | 896.9 | 3591.5 | 7040.8 |
1932 | 2289 | 275.1 | 924.4 | 3880.8 | 7369.3 |
1933 | 2275 | 268.8 | 978.8 | 4290.6 | 7813.2 |
1934 | 1995 | 262.5 | 1108.9 | 4620.9 | 7987.3 |
1935 | 1703 | 256.2 | 1413.5 | 5460.1 | 8832.8 |
1936 | 1391 | 250 | 2438.6 | 6394.2 | 10473.8 |
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下边是一张《万国公报》的影印件,从这张图片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 )
A.全球意识的加强 B.纪年方式的巨变
C.商业广告的时兴 D.维新变法的兴起
近代以来不同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看法不一。以下文字来源于某一著作,“美国人来华者,皆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以深考之谈耳。”这一著作是( )
A.《孔子改制考》 B.张之洞《劝学篇》
C.《胡适文集》 D.《孙中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