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某次会议拉开了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该会议的一些倡导国和积极参加国的领导人,如印尼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理纳赛尔、缅甸总理吴努和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都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与会的29个参加国后来都成了不结盟的骨干成员。同时,会议倡导的和平、独立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和平、中立、不结盟原则的先声,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该会议精神的继续和发展。此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会议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康有为认为,孔子谈的尧舜之治,其实是指太平世的民主政治原则;而所说的文王之治,指的是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原则。在康有为看来,尧舜是否真有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的政治理念,是要达到民主政治的“太平世”。康有为的“太平世” (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B.效仿英国的政体
C.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
D.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 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 后来清政府却要求 “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 即一是自己守约, 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