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在《革命心理学》中说:“历史学家对大革命的评价往往有天渊之别……研究法国大革命这一题材的所有作家都相信自己对法国大革命过程的叙述是客观公允的,但他们用以支撑其岐义百出的理论方式一般都是惊人的简单。有关的文献汗牛充栋,而且内容相互矛盾,他们有意无意的选择,很容易使他们各自的理论得到证明。”材料说明( )
A.历史事件有其固有评价
B.历史研究应史论结合
C.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
D.历史评价应客观公允
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
A.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C.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下列选项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西欧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欧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C.西欧已经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D.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1873年,卡内基创办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适应生产力发展
C.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D.联营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933年《申报月刊》刊载:“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集体生产”。1934年《独立评论》载道:“左倾也好,右倾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上述评论不是基于( )
A.中共反围剿中“左倾”错误 B.中国内忧外患
C.苏联经济建设成就 D.世界经济危机
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不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 )
A.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 B.夯实中日友好基础
C.“仙草”暗指现代化秘密 D.实现中日邦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