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按大多数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这个机构将能确保大多数人的自然权不受侵犯。在所有政体中,民主政体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

——摘编自斯宾诺莎(荷兰)《神学政治论》(1670年)

材料二: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必因无地求君,乃行此制,而行之亦乱弱其常……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现在一线生机,存于复辟,然其事又极危险,使此失败,后来只有内讧瓜分为必至之结果。

——《严复集》

材料三:吾以为开明专制者,绝非新经破坏之后所能行也。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

(1)概括材料一中斯宾诺莎的思想主张。(6分)

(2)概括材料三中梁启超的主要主张及其依据,并分析他与材料二中严复主张的共同之处。(9分)

 

(15分) (1)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民主政体是最优(理想)政体。(6分) (2)主张:希望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依据:“新经破坏之后”易形成武人专制的局面。 共同之处:二者均反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 得出思想自由、平等以及天赋人权;“他只把天赋之权按大多数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这个机构将能确保大多数人的自然权不受侵犯”得出社会契约论;“在所有政体中,民主政体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结合的政体”得出民主政体是最优(理想)政体。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吾以为开明专制者”“惟中央政府固有之权力,循序渐进以实行之,其庶可致” 得出梁启超主张以渐进的方式形成开明专制的局面; “若新经破坏之后,则欲专制者,势不可不假借强大之武力,以拥护其未定之地位,故舍立君主之外,实无可以得之之理由” 得出梁启超主张的依据是“新经破坏之后”易形成武人专制的局面。 第二小问对照材料二信息“总之,共和国体即在欧美诸邦,亦成于不得已”“至于中国,地大民众,尤所不宜”得出严复也反对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斯宾诺莎、严复的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7年高考将不分文、理科,教育改革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私门无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心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及教育,“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养士。“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间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东汉大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三:  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财政大权、监督权,议会还有权改变君主的人选,是议会生君主,而“学校”从未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君主和“学校”的权力范围划分,其自身的财政尚且不能独立,君主对“学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是君主生“学校”。英国议会自14世纪以来区分上、下院,其组成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利益阶层,复杂的人员构成使议会成为反映社会不同声音和需求的场所,而组成“学校”的主体是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大儒、士人们,单一的人员构成使得 “学校”的声音也是单一的,这些人形成的“学校”反映的不是民意而是道义。英国议会的组织机构、活动程序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而在这一方面黄宗義基本没有言及。

——摘编自林树青《论黄宗羲的“学校”思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里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校”的功能。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议会”与中国“学校”的主要不同(9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

    今天,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请结合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8分)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3分)

 

查看答案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查看答案

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该论述反映了科学以及自然哲学的新方法(    

A.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