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

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

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

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1911

300

5500

31

510

1911—1919

600

13000

75

1625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阅读材料,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

2依据材料,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和进入“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3为什么说“黄金时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4分)

 

(1)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3分)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895——1900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1分)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分) 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南京国民政府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3)原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出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真正实现民族独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蚕事乍毕”、“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可知变化之一是“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由“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可知是“农产品商品化”;由“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可知“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由前述可以推论出: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第二小问“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意即主观动机和掠夺性、客观效果和建设性两个角度回答;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注意要求回答“经济影响”。 (2)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这两个时期分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图表反映了无论从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平均每年设工厂数量、平均每年新增资本等都呈增长的趋势,根据所学即可答出。 (3)本题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概括原因,外部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视角分析,内部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去归结答案;第二小问从民主革命任务以及民族独立后进行经济发展的视角综合分析作答。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斗争中求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 “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6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满分5 manfen5.com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表)19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年份

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

世界贸易年增长率

1820—1840

2.9%

2.81%

1840—1860

3.5%

4.84%

1860—1870

2.9%

5.53%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和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11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来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5分)

 

查看答案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查看答案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   

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