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从材料关键词“千耦”可以看到是集体耕作,从篇名可知描写的是周朝历史,即奴隶制时代。所以选C。选项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与材料不符合,排除;选项BD与材料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井田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