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可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电话事业的发展变迁,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可以由“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汽车          B.西方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查看答案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① 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                      B.②

C.①                      D.①

 

查看答案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