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居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金观涛、刘青峰著)在“历史的奇观:超稳定系统”栏目中认为中国史是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你认为其根源在于( )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小农经济和皇权专制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大河流域和封闭环境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