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二 19世纪后期经销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反映出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分析材料三的图表曲线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内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哪些?(4分)
(4)通过材料三的图表曲线走向可以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2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雍正皇帝
材料四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一下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4分)
(3)材料四主要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2分)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2分)
(4)材料三中雍正帝的观点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4分)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下列学生的言论,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买粮、棉、油得凭票证 B.人们普遍注重节约和奉献
C.一家人在电视上看春节联欢晚会 D.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差别不大
下列文字是民国时期的一则征婚启事:“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③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④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老人在一九七九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