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注意题目的设问关键词:“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选项不能选现象。由材料中“(甲午战争后)……农户,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的信息可知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正在解体,实质上反映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正在解体,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项“孟买棉纱质地优良”和C项“手摇纺车效率低下”反映的都是现象,不是本质,可以排除;D项“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和题目中的“农户”不符,也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

A.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工人阶级极强的组织纪律性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

 

查看答案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

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查看答案

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着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英国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流人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从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钱荒”。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部分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B.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扩大

C.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使国内白银贬值,物价上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